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发布人: 刘彬    发布时间: 2023-09-01    浏览次数: 51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考察调研时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让广大师生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热情投身立德树人伟大事业,以高度自觉和专业素养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讲好讲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好、传播好。

   围绕主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我们党民族工作深厚的历史基础上、复杂的现实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深刻把握其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特殊紧迫性,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阐释,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阐释“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立足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构建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渠道、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要发挥“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优势,坚持“三全育人”。一方面,优化思政课程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思政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打破课程壁垒,将通识课、专业课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强化“五个认同”。

   肩负起为兴疆固边育人育才的光荣使命。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疆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人才,高校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积极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好的兴疆固边优秀人才。一方面,要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教融通、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协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引导学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切实增强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本领。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