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呈现新格局

发布人: 马东普    发布时间: 2017-09-21    浏览次数: 1023


    团结的民族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积极促进;团结的民族关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巩固、不断发展。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好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系统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工作的新思路,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念、形式、方法和主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提出“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创新要求和“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基本方法。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已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品牌,在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顶层设计

  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此后,无论是各地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州庆、县庆等特殊节点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举行固定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创建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与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

  ——抓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十分重要;

  ——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

  ——要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精耕细作,润物细无声。

  ……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后,国家民委召开了两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动    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时,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行了反复强调,殷殷之心,拳拳可见:

  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  

  中央高瞻远瞩,各部门各地区高度重视,强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中宣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列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国家民委出台文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公安边防、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制定方案,推动行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云南、贵州等地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由主要领导担任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湖北、宁夏将创建工作作为省(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河南、重庆、四川等地将创建工作列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

  自2013年9月新一批1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基本实现了省(区、市)、州、县三级联动,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

  将创建活动与促发展、惠民生相结合

  今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的69位老乡,乘坐“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前往乌鲁木齐走亲戚。站台上,自治区民委的干部职工早早地拉起横幅,翘首期盼。“来了!来了!”当69位老乡走下列车的时候,结对干部纷纷上前与亲戚们握手、拥抱。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自治区民委已经组织了3批次、近700位自治区民委系统的干部职工参与这项活动。大家不但通过修建村道、葡萄园和羊圈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而且邀请村民们走进首府开眼界、长见识、明事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这只是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缩影。自2016年10月16日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新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纷纷与群众结对认亲,逐渐形成常来常往、相互学习、真情帮扶的良好氛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结对认亲,带动各个领域掀起了结对认亲的热潮。亲戚来来往往,亲情无处不在,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的友谊在加深,感情在增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延伸。

    形势在变化,创建活动也需要不断发展。在创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地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促发展、惠民生相结合。

    带红点圆圈代表村所在地、空心圆圈代表组所在地、红色小方块代表“贫困户分布区”、椭圆阴影区是中药材基地……走进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迆那镇五星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张手工绘制的“五星村贫困农户分布图”异常醒目。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五星村村支书李仁兵亲手绘制了这张地图,它也成为驻村帮扶工作组的“作战图”。

    在100多里外、同处乌蒙山区腹地的赫章县海雀村,同样有类似的手绘民情地图。“小地图”承载着“大民生”,地图上的每一笔,都彰显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坚定力量。

    此外,内蒙古把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西藏把民族团结纳入改革发展稳定整体工作格局中,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宁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广西把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健全完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建立促进脱贫致富机制,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

    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地区仍然是重点、难点和短板,尤其是一些特困地区,单靠当地力量很难实现同步小康,需要集中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帮扶攻坚。持久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可以促进各地各部门更好地落实民族领域相关政策,协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有助于调动中东部地区帮扶支持民族地区的积极性,激发民族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民族地区发展的合力。

    民族团结更加深入人心

   不久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召开,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呼格吉勒社区全国“最美家庭”郭凤海、白瑞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再次被各大媒体争相传播。

    上世纪80年代,退役后的郭凤海进入科右中旗饮服公司工作,他的汉族同事李氏夫妻俩去世,留下了八个孩子,其中有三个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连基本生活都很困难。看着他们的不幸遭遇,郭凤海毅然下决心帮助他们。

    1992年,他为三兄弟中状态相对较好的李俭娶了媳妇,在李俭妻子患上癫痫病,丢下年幼的孩子李明亮失踪后,他不仅将李明亮带大,还想尽办法供他上大学。为改善李氏兄弟居住条件,2000年,郭凤海在自家附近给他们买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又协调社区给李氏兄弟申办了低保。老六李平被确诊为白内障,郭凤海当即自掏腰包为他做了白内障手术,让他重见了光明。

    后来,郭凤海的脚因为意外受伤双侧股骨头坏死,他的妻子白瑞琴也被确诊为乳腺癌、糖尿病,即使生活陷入极度困境,郭凤海、白瑞琴仍然没有放弃对李氏三兄弟的关心和照顾。用郭凤海的话说:“不管姓什么,是什么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让李家兄弟挨饿。”

    作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兴安盟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各族人民在守望相助中平等团结、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丰富创建内涵,推动创建活动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吉林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开通民族工作部门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民族常识;广西在陆海疆一线行政村和59个民族乡、597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2000多个“国旗工程”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创建活动;青海在藏区农牧民群众中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寺庙,形成了县域治理的“班玛经验”……

    2014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1496个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表彰。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实施国家法定表彰奖励,已经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载体。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部委也加大评比表彰力度,先后命名了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466个,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65个。各省(区、市)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比表彰活动为抓手,积极培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促团结、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今年6月,在兴安盟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仅仅是一项活动、一个抓手,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要真正融入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去,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要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